News Updates

知乎精华

中医现阶段发展最大瓶颈是什么?中医必须现代

不谈发展,何来瓶颈?若谈发展,则只有一条路走,那就是「中医现代化」。

当今国内中医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——学界和业界对于「中医现代化」缺乏共识。「产学研」是当今学科发展的必然框架。如果承认中医是一门学问,中医还没有沦为封闭的「自嗨」,那么基于全球现状去考察中医就非常必要。

一、危机:作为全人类的中医,中国并没有获得主导权。

1、美国的中医院校数量超过中国。

事实上,美国的中医教育大有超过中国的势头,目前全美境内有57所认证过的中医(针灸)大学,都可以颁发硕士或是博士学位。同时,美国还有5万名以上持有正规的中医(针灸)师执业执照的中医(针灸)师。[参考文献1]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,这导致美国的中医影响力会伴随经济发展向其它国家辐射,首先就是北美市场。一旦该国的中医产业趋于完善,那么学术和研发会持续跟进,从而形成区域性的垄断力量。北美中医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生理及生物学知识,具备阅读分析检测报告的能力。这就意味着从知识领域,美国中医正在进行现代化。

2、中国8所中医高校被《世界医学院校名录》除名

2019年11月,教育部回应8所中国高校被《世界医学院校名录》除名一事,称这不影响学位授予及考试,不代表世卫组织不承认。这一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,说明现代临床医学和传统医学产生了巨大分裂。

3、中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

截止2020年,国际市场每年的药用植物及制品的交易规模大约是 300 亿美元,其中中成药交易占比 80%,而日本和韩国则占据了绝大多数国际中成药市场。

4、国内的中医标准化重在《中国药典》,而对于中医标准的国际化投入不足。

《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》强化中药标准管理,优化以《中国药典》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。虽然我国已经在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(ISO/TC249),但是由中国主导的中医药国际标准仍没有完成体系化建设。

5、近10年来,参与传统医学研究的重要机构多在亚洲,但影响力大的期刊和科研人员都在西方发达国家。

近年来,国际上对传统医学的研究渐趋活跃,而影响力较大的机构多在亚洲,但影响力较大期刊和科研人员多在欧美。中医药研究是热点,产出了大约2/3的文献量。其它热点还包括中医理论、针灸等。一个明显的趋势是,中医研究融入了现代生物学技术与方法,并且追求更客观化的研究方式。中国在国际中医药研究领域并没有占据领导地位。

以上只是基于全球情境,描述国内中医发展的几个侧面,可为任重道远。

二、原因:现代化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底层逻辑

有一个基本共识,中医现代化是解决中医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,而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如何处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。比如知乎用户对中医的指责,大部分都认为「中医不科学」。2009 年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指出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。这里的事业涵盖了产业-学术-研究三个主要方面。

什么是现代化?要理解现代化,首先要理解现代。

近(现)代哲学之父-笛卡尔

「现代」是相对于「古典」这个词的概念,指的是「 在我们时代的 ,新的 ,当前的」 。 现代的对立面是「古的 、老的 、旧的」等等。现代的出现蕴含了一种断裂,现代是与古代对立的。哈贝马斯认为,黑格尔是第一位清楚地阐释现代概念的哲学家,所以引用黑格尔的观点,现代是新的时代,是对立于前现代的 ,可以彰显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新时代 ,一个永远新鲜, 永远见证当下 、现时的历史时代 。从历史和时间的角度看,现代是一种时间意识,代表与古代不同的进步历史观念。从社会制度看,现代意味着工业化、城市化和科层化。从审美角度看,现代意味着反叛和颠覆。如果从哲学史的角度看,现代开始于笛卡尔的主体性哲学,尤其他的「我思故我在」,奠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,确立了认识论的理性基础,也开启了对现代的启蒙。可以说现代有三大特征:理性至上,工业生产,追求颠覆。

三、中医如何现代化

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医现代化的争议很多。激进观点认为应该废除中医诊断理论,用科学实证的方法,验证中药效用,让整个中医事业服从于现代医学的原则。还有观点认为,要以现代科学的视角对复杂、模糊的中医理论进行诠释,并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中医研究。这些观点的最大陷阱在于——将科技理解为一种普世的,超越民族性的信仰,并没有参考当今思想界对于科技局限性的批判。个人认为,中医现代化需要以实用主义为主导,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,将质性研究也纳入中医研究的方法论,既不拘泥于古人观点,也不违背传统精神。

现代哲学肇始于笛卡尔唯理性哲学,又奠基于「身心二元论」之上。二元论哲学造成巨大的思想鸿沟,而以美国詹姆斯、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试图超越二元论。比如威廉·詹姆斯认为,「多种多样的具体真理只有在便利的时候,才需要被承认」,这里的便利就是实用。

实用主义者詹姆斯

中医是效用导向的,不是单一地从某个角度认识事物,而是运用一切知识去解释现实问题。中医没有病原学,但是「辨证论治」不是「辨症论治」,这个「证」将中医学理论从「症状」治病拓展到「病机」探索。比如99%的宫颈癌患者都发现有HPV感染,可以说HPV病毒是高致病因素,HPV就是病原体。但是中医「辨证论治」,比如诊断为「湿热下注」,则病因包括了HPV感染等多种致病因素,把现代医学里那1%没有HPV感染的患者也包含进去。基于系统论观点,中医的致病原因分析包括多个变量,更加综合。在实践上,中医治疗宫颈癌更重视下生殖道的生态平衡,草本中药比功能单一的化学药品更加有效。

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似乎和现代科学理论格格不入,事实上,如果从「认识论」的角度去整合两种文化,则大有可为。

人类认知的根本是隐喻和类比。哪怕是现代医学,其使用的文字符号也是隐喻式的。但凡学过现代医学,都知道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的词根来自古希腊神话。现代认知科学是整合东西方医学的关键。中医的思维模式是中医象症,就是观察事物具体、直观的外在特征或现象(象),司外揣内,揭示其普遍、抽象的本质。不同的是,现代医学的观察借助仪器,而中医的观察是「取象比类法」,精确度欠佳,只适合系统性运用。

人类认知的根本是隐喻和类比

在系统论开来,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都可以因为「实用」而整合——只有能治好病,则不管这是什么医学理论。

樊代明提出了「整合医学」,认为要从人的整体出发,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有机整合。基于这种整合的观念,中医和现代医学都可以纳入「生物-心理-社会-生态-宇宙」的五维医学模式,从而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发展。

知识小结:

1、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》曰: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”。阴阳理论是中医基础,代表类比的认知思维,是中医诊断、治疗等等行为的基础。

2、中医诊断重在司外揣内,通过观察事物具体、直观的外在特征或现象,分析其内在本质。现代医学工作者借助仪器进行观察,传统中医工作者借助人体的感官去观察。现代医学重视仪器,常常只关心症状,忽视病人的感受;而传统中医「望闻问切」,需要整体分析,体现了对于患者的尊重。

3、中医现代化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追赶的过程,而必须是一个创新的过程。如果追赶,标准只会旁落;如果创新,大有取胜可能。

 

参考文献:

1、《美国中医针灸教育的发展现状、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》,[J]湖南中医杂志,2019年9月

2、《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挑战、机遇及推进策略》,[J]对外经贸事务,2020.1

3、《近10年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态势与中医药研究热点分析》[J]中华中医药杂志,2020年8月第35卷第8期

4、哈贝马斯,《现代性的哲学话语》,曹卫东译[M],译林出版社 ,2011.

5、 林内斯库,《现代性的五副面孔》,顾 爱 彬译,[M]北京:商 务 印 书 馆 , 2004.

6、王彦晖.象症辨证是中医辨证思维的关键.[J]中华中医药杂志,2009,24(10):1299-1302

7、樊代明.整合医学初探.[J]医学争鸣,2012,3(2):3-12

COPYRIGHT© 2020 一起健康美,心灵实验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