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的阴阳到底是什么?阳化气阴成形是什么?
中医窍诀需要亲传,因为越是基本的概念,越是难以领会。
这里抛出金句,度有缘人:
阴阳者,医之法也!化气为阳,成形为阴,行气而求其虚无者,乃神医。
复释之如下:
彼素问有言,上古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。其阴阳并与术数者,医之源流。
世行有常,不外阴阳,其法象之大不外天地,而天地二分则现之阴阳,后有万物,实广象也!
阳化气,阴成形,此内经之言,余知百病生于气也。
概医者行气,皆取其中意,求恬淡虚无之道,方有真气从之。

简单的说,理解阴阳的根本在于三点:
一、阴阳是中医的法律。
《素问》为什么要说知道者是「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」的呢?因为阴阳是规律,术数是手段。
世界是人类认知的对象,也是认知的结果。万物都是基于阴阳这个基础的隐喻,通过类比(广象)的方式命名,然后建立起来的。
阴阳,就好比二进制计算中的0和1;而术数,就是用0和1去建模。阴阳是哲学规律,而术数则是数理规律。
数是一种抽象,是一种对于万事万物的理性认识。
举个例子,宫颈癌是阴病还是阳病?「 妇科病肯定是阴病」,如果你这么想,那么就错了。阴阳是相对的概念。
对于病程迟缓,症状轻微者,可以称为阴病;但是患者身体结实,发展迅速,炎性反应剧烈的,就属于阳病。
阴病多虚,用药要以升阳为上;阳病多实,处方以泻下为妙。
【※※※精彩内容较长,请加一个收藏,防止丢失※※※】

二、阳可以化气,阴可以成形。
阳有升势,炎上,最终会化气。阴多向下,沉降,最终会表现为腐烂增生。
举个例子,水遇到阳就会变成气,遇到阴就会变成冰。
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讨论肿瘤的生成,认为「 积之始生,得寒乃生」,这也是宫寒导致肿瘤的原因。
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说,「 积者,阴气也」,说明肿瘤是阴气集聚而成。
当寒毒积滞,久久不化,并且与痰饮、瘀血并发,最终会形成肿瘤。
女性下生殖道靠近躯干与两腿的连接,平素很少运动,气血不通,或气滞血瘀,或湿浊蕴阻,就会生病。
而运动属阳,会加速人体代谢,所以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升阳,化解疾病。

三、治病的根本在于平衡阴阳二气
内经第三十九章有,余知百病生于气也。气有阴阳之分,治病就是平衡二气。
比如肿瘤治疗,已知患者正气不足,阴寒积聚才有肿瘤,那么治疗时就要扶阳消阴。
从中药上看,附子干姜等热性药都可以升阳;从行为看,运动、伸展都可以养阳。
对于病症明确,甚至已经有增生物的,就可以调阳散积,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。
这里需要助阳化气,调动身体的阳气,使其周身运行,抵抗病邪。
以上可以说明,阴阳之道是中医的根本规律,阳可以化气,阴可以成形,而真正的好医生必然懂得行气,追求的是「虚无」的道的境界。